中文 | English

新闻动态

教养:父母当教练 练出专注力

作者:fabuyuan 来源:未知 发布:2019-12-05 14:56 点击:
34 --> 资料来源:未来Family-生活?教养?爱

拓展训练

30甇瑞惊天30小时小孩宝宝妈咪免费Q10妈妈 北京真人cs

根据微软针对2000名参与者所做的调查,受3C时代影响,现代人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时间愈来愈短,由2000年的12秒,降至2015年的8秒。

现代人零星并破碎阅读/使用时间成为常态,连大人都很难长时间专心,遑论抱着3C产品长大的青少儿。老师、家长也发现,学生专注做一件事的能力下降,会不断分心做其他事情:做功课几分钟,就瞄一下手机;看书一下子,会顺手上网查资料或听音乐。

专注力,其实是做好事情的基本要求。但当青少儿生活在一个分心成常态、必须多工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时代,师长也要调整自己,不能再用以前的标準审视现在的青少儿。

探讨青少儿专注力,先从观念面多层次剖析,包括现象、学理、病理(ADHD,注意力不足过动症)指标、父母方法论,再提供家庭生活面可实际操作的建议,包括运动、阅读、饮食、居家设计,对父母而言非常实用。

各式最新科技产品加上源源不?绝的资讯,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,使我们愈来愈分心,连大人都如此,更何况孩子。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被网路及3C产品包围,EQ之父丹尼尔.高曼在《专注的力量》一书中提到:「他们贴近机器的程度远超过与人互动,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的情况。」专注力不足,成为新世代面临的严重问题。

台中市学校系统巡迴职能治疗师徐瑜亭,长期参与幼儿园及国小的教育现场。她说,专注力和情绪,是老师现在最关注的研习主题。「这几年孩子普遍专注力很短、上课恍神发呆要人盯,情绪起伏很大。」学生愈来愈难教,让老师很困扰。

大环境不利于孩子专心

为什么孩子普遍专注力变短?接触3C的年龄往下降是一个主要原因。徐瑜亭观察,「幼儿对手机的兴趣比对玩具更高,上小学之后静态课程不专心,动态课程也跑不快、跳不好。」

整个大环境的改变,对孩子的发展不利。空污问题加上空间狭小,孩子没有太多机会奔跑、晒太阳,「都会区小孩不是在家里、就是在学校或安亲班,这种生活型态剥夺孩子许多的感官经验,」徐瑜亭说,大脑需要透过跑、跳、动手做等感官来学习,而不是透过手机和平板萤幕。

研究专注力多年的师大体育系教授兼体育室主任洪聪敏表示,「觉醒程度适中,有助于专注力和学习。」手机、平板的声光刺激,会带来较高的觉醒水準(身心的兴奋程度),而上课的书本是白纸黑字、不会动,刺激远低于3C,因此孩子的觉醒程度低,觉得上课无聊、昏昏欲睡。

不专心,不等于ADHD

在儿童心智科的门诊,可见许多忧心的父母带孩子求诊,最多的主诉都是「孩子不专心」,他们担心孩子不专心,是不是ADHD(注意力不足过动症)?

就数据来看,ADHD在台湾盛行率约7.5%,和国际盛行率相当,以平均一班27个学生来看,可能约有2名ADHD孩子。换句话说,大多数的孩子只是比较不专心、注意力短一些而已。

徐瑜亭指出,关于专注力,常见两大错误迷思:1.看孩子不专心,于是增加更多的静态活动,如上钢琴、围棋课、读经班,或是课后写大量的评量,让他「练习」专心。2.怀疑孩子动太多,导致不专心,于是剥夺取消孩子动态的活动时间,如:不准下课、停掉足球课等。这些仍不见效,家长就开始严惩孩子。但这些作为都没有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。

一心多用是有效学习吗?

许多孩子念书时一心多用,一边念英文、一边听音乐,或是上课时一边传line和人聊天。很多父母疑惑:这样念书到底有没有效?

事实上,科学研究已经证明,人的专注能力是有限的,一次只能专注在一件事情上,一心多用、多工的效率更好其实是一种迷思。EQ之父丹尼尔.高曼和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米勒(Earl Miller) 都指出,同时做两件事时,两个任务切换时有隐形的「认知成本」;从A转换到B、又转回A时,必须再花时间重拾原本的注意力,不如一次只聚焦在一件事上。

有科学家提出,习惯多工、一心多用,像是收e-mal、传讯息、上网搜寻、讲电话等,会令大脑不断寻求外在刺激,分散专注力。比起专注于一项工作得到大的满足感,人类更倾向于享受多而零碎的小满足感,久而久之会造成无法专注的问题。

比较可行的一心多用是,其中一项任务是不用动脑、出于反射动作的。例如:一边跑步、一边听音乐,或是一边跳绳、一边背书,跑步和跳绳是下意识的动作、不需要思考,专注力可以放在另一项任务上,因此行得通。

找出不专心背后的原因

职能治疗师张旭铠表示,不专心是个形容词,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什么?是坐不住、动来动去,没一下子就趴在桌上?或是上课发呆、做自己的事,爱说话、抢话?还是忘东忘西、粗心大意,写功课拖拖拉拉?这些不专心表现的背后原因都不相同,必须找出原因才能够改善问题。

1. 身体状况

孩子的专心程度和身体状况有关係,像是睡不好、肚子饿、感觉冷、异位性皮肤炎、鼻塞、过敏等,都会不专心。张旭铠建议,把孩子静不下来的状况记录下来:是不是在某个时间点、某个老师或某些特殊情况时容易发生?分析找出原因。

2. 缺乏动机

洪聪敏指出,孩子有动机,才会投入。老师上课是否有趣?或是教得太简单、孩子早就会了?或是太难、听不懂?大人要帮助孩子觉得学习很好玩。

「要快乐学习,大脑才学得起来,」张旭铠说。如果学习很痛苦的话,大脑就不会接收。像他儿子写国语作业时会跳着写,丢骰子决定写哪个字,把写功课变好玩。

3. 动太少,感觉统合不协调

儿童职能治疗师吴宜烨表示:「须辨别孩子是不专心或不能专心?」注意力是一种能力,与其他能力一起作用,注意看、注意听或注意想;如果他的视知觉、听知觉有问题,你再怎么叫他专心也没有用。

张旭铠表示,很多专注力的问题出在「感觉统合」不协调。当孩子接收外在环境的感觉刺激,感受和别人不同,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会和别人不一样,容易因此被误会是故意不听话或是调皮捣蛋。

若孩子上课时老趴着或是动来动去,可能是上半身的肌肉耐力不足,才不停变化姿势。作业写一下子就手酸、拖拖拉拉,可能是小肌肉没力、触觉前庭感觉不协调。

「感统有问题的孩子,通常是动得不够多、学习活动以静态居多,刺激不够多,」张旭铠说,当孩子动够了就会静得下来。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多动、多玩、帮忙做家事,给予足够的刺激。

4. 生活作息太乱

台大医院精神医学部主治医师高淑芬指出,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孩子专注。混乱的家庭生活,或是孩子在不停的补习间赶来赶去,太大的生活和课业压力,会使孩子受到杂事干扰,很难集中注意力。

5. 爸妈做太多

高淑芬也发现,孩子不专心的问题不见得出在孩子身上。有个孩子写功课拖拖拉拉,后来才发现,妈妈很焦虑、没几分钟就叫孩子要专心;但换个情境,孩子在安亲班写功课就没问题。问题其实出在亲子互动模式,而非注意力。「父母太主动,小孩就被动,」张旭铠说。

张旭铠曾遇过妈妈带1岁半小孩来求诊。妈妈说孩子不专心、无法坐下来听她讲绘本,但「幼儿需要的是到处探索、和环境互动,如果他乖乖坐着,反而让人担心。」

专注力会随着年龄增长,不同年纪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现。高淑芬指出,一般来说2至3岁可以专注约10分钟,4至6岁的小孩大多可以坐下来听故事10至15分钟。「有些爸妈把小孩当成大人,一个命令下去,小孩做不到,大骂为什么不专心,但5、6岁的小孩就是这样啊。」

帮孩子订目标、找方法

孩子被骂不专心,很多时候其实是他不明白被期待的行为是什么,或是没有方法。谘商心理师杨文丽强调,改善孩子问题行为,应该以目标为导向,订出具体、可执行的目标,例如:上课不乱讲话、必须举手后再说话。

「专注力必须经过训练,练习如何聚焦,」杨文丽说,小孩若没有方法,就会逃避或转移。爸妈可以教导孩子方法,例如:「切割技术」,将功课划分为小单位,低年级专注力约15分钟(表),将30分钟的功课量切割成2次,写完15分钟后休息,孩子也可以学会时间规划。

若孩子会漏行或跳段、考试时漏写题目,也适用切割技术、教他缩小範围,像是用尺遮住、一次只看一行字;或是考卷一次只做一部分,有孩子徵求老师同意,将数学考卷折成4等分,做完一部分后再做另一部分,结果第一次考出100分。

有时大人多点陪伴,就可以改善孩子的不专心。洪聪敏认为,父母不要让孩子太早接触太多3C,花点时间陪孩子看书,「用感情对抗科技。」张旭铠也建议,爸妈多用正向角度去看孩子的表现、看孩子的优点,当孩子获得肯定后会想要变得更好,带来正向循环。

现在环境刺激太多、孩子成为容易分心的世代,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教练,从小帮孩子练好专注的能力,不致一直被外界刺激吸引走,是送孩子进入才艺班、学校前,可以为他们準备好的强大能力。

《未来Family 2018 4月号》

搜更多「 父母、教练、专注力」相关经验新知。

搜寻,就从BabyHome开始。



分享 列印 收藏
故意说反话是为了鼓励孩子?可能得到反效果 帮助孩子发展身体协调性!试试在家也能玩的滑草游戏

延伸阅读


  • 怀男生比女生「性慾」高? 地方妈妈一秒慾女变怨女
  • 其实不是乳头混淆,是长牙跟厌奶期来了!
  • 亲子食育课,玩出生活力
  • 不同家庭背景导致教养方式不同!2招避免夫妻争执
  • YouTube Kids竟播放暴力自杀影片!家长可先「将不当影片进行标记」
-